泄瀉
泄瀉的中醫臨床診治與護理要點

概述

 泄瀉又稱為腹瀉,是指大便次數增多,糞便的質稀薄,嚴重時瀉泄物如水樣為其主要症狀。泄瀉一年四季都會發生,但是感受外邪所引起的泄瀉,則以夏秋季節最多見。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腸炎、腸結核、胃腸功能紊亂症、結腸過敏症等疾病都屬於本症之範圍。

 本證《內經》以「泄」稱之。又「濡泄」,「飧泄」,「洞泄」,「注泄」等記載。《素問•陰陽應象大論》指出:「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」。漢朝•張仲景將痢疾與泄瀉統稱為下痢。並提出實滯下利用「通因通用」法。《金匱要略》指出:「下痢,三部脈皆平,按之心下堅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氣湯。」「下痢,譫語者,有燥屎也,小承氣湯主之。」為泄瀉的辨證論治奠定基礎。在隋朝•《諸病源候論》才開始明確將泄瀉與痢疾分開論述。宋代以後,本病統稱為「泄瀉」。明朝•張景岳《景岳全書•泄瀉》篇對病位、病機的論述頗有見解:認為:泄瀉之本,無勿由於脾胃。」

病理病因

一、感受外邪    外感六淫邪氣,都可發生泄瀉,而以濕邪最為多見。所以《醫學三字經》有記載:「濕氣盛,成五泄」之說。脾惡濕而喜燥,外感濕邪,最容易困脾,脾失健運,水谷混雜而下,即成泄瀉。而寒邪或濕熱之邪,也可直接客於腸胃,造成脾胃功能失調,水穀不能化為精微而變為濕濁下注大腸,發生泄瀉,但仍與濕邪相兼而致病。

二、飲食所傷    因飲食不節,飲食過量所傷,宿食停滯;或吃一些過於油膩肥甘之物,阻礙胃腸之消化吸收;或誤食生冷、飲食不乾淨的食物,損傷腸胃,以致傳化失常,而發生泄瀉。

三、脾胃虛弱    平常體質脾胃虛弱,或病後失調消化吸收功能衰弱,以致聚水為濕,積穀難化,甚至脾氣下陷,清氣不升,或中陽不足,不能溫運水穀,陰寒內盛,都可發生脾胃虛寒泄瀉。

四、腎陽虛衰  因命門之火,可助脾胃運化,以腐熟水穀,腎陽不足則命門火衰,則脾胃失於溫煦,水穀不化,下注而成泄瀉,遷延日久而不癒。

五、情志失調    惱怒傷肝,肝鬱氣滯,肝木逆而乘土,或脾氣本虛,懮思氣結,肝氣乘虛而犯,脾運受制,運化失常,水穀不化,下趨腸道,而成泄瀉。或本有濕邪,食滯,偶因情緒暴怒傷肝而觸發本病症。明•張介賓《景岳全書•泄瀉篇》云:「凡遇怒氣而作瀉者,...........肝木克土,脾氣受傷使然。」

 總之,泄瀉的發病病變主要臟腑在脾胃,並涉及到大、小腸、肝與腎。其病因,有感受外邪,飲食不節,脾胃臟腑虛弱,情志失調和臟腑虛弱等。而脾胃功能失調是導致泄瀉辨證論治的重要因素。泄瀉的病機總屬於脾虛濕盛,濕盛可以困惡脾運,脾虛又可以生濕,兩者互為因果互為影響。因濕盛而導致脾病者,多為暴瀉,類似病毒或細菌感染之泄瀉;因脾虛失運,濕邪壅滯者,多為久瀉。在病理性質上,可分為虛實兩類。暴瀉多屬於實症,久瀉則屬於虛症。虛實之間常會互為夾雜,互為自轉化,暴瀉遷延日久,常可由實轉虛而成久瀉,久瀉又受受濕邪感染、食傷,也會造成急性發作,表現為虛中夾實的病症。

(一)急性泄瀉

1.外感寒濕

臨床症狀:泄瀉清稀,嚴重則如水樣,脘腹悶食欲不好,或兼惡寒發熱,頭痛,四肢痠痛,舌苔薄白,脈浮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因寒濕外侵,乘虛入內,浸漬腸胃,致使脾陽受損,健運失職,升降失調,清獨不分,故泄瀉清稀,甚至如水樣。腸中氣機被阻,邪正相爭,故腹痛腸鳴。寒濕之邪鬱於肌表,營衛不和,故惡寒發熱,頭痛,身痠痛。濕邪內盛則苔薄白。邪氣雖盛而正氣未衰,欲鼓動邪氣外出,故脈浮。辨證以泄瀉清稀、腹痛腸鳴,苔白為要點。
       

治療法則:以芳香化濕,解表散寒為主。

參考方藥:以藿香正氣散加味。藿香、紫蘇、蒼朮、白芷、厚朴、陳皮、茯苓、大腹皮、半夏、桔梗、車前、甘草。若無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等表禮,可用胃苓湯加減(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白朮、豬苓、夜苓、澤瀉、荊芥、防風、車前子、甘草),燥濕健牌,暢利水道,則清獨自分泄瀉得止。

2.濕熱蘊脾   

臨床症狀:以腹痛即瀉,瀉下急迫,或瀉而不舒服,糞色黃褐而臭,肛門灼熱,或煩熱口渴,小便黃赤短少,舌苔黃膩,脈濡數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因感受濕熱,或為夏令暑濕傷及脾胃,蘊結腸道,運化失常,失降失司,故腹痛即瀉;暴注下迫,皆屬於熱,腸中有熱,故見瀉下急迫;濕熱互結,肺氣不暢,則瀉下不爽;濕熱蘊結腸中,故糞便黃禍而臭;熱迫大腸,故肛門灼熱。熱邪上薰,則見煩熱。濕熱內蒸,水津漸耗,故口渴,小便赤短少。舌黃膩,脈濡數,為濕熱之徵。辨證以腹痛即瀉,肛門灼熱,糞便黃褐而臭為特點。
       

治療法則:以清熱燥濕,理氣和中為主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葛根苓連湯加味。葛根、黃連、黃芩、白芍、木香、厚朴、橘皮、金銀花、連翹、茯苓、木通、車前子、甘草。若暑濕內侵,瀉如水注,煩渴自汗,發熱頭重,小便短赤者,改用黃連香蕾飲加味 (黃連、香茹、扁豆、厚朴、金銀花、車前子、滑石、甘草),以清熱解暑,利濕止瀉。
       

3.飲食傷脾胃

臨床症狀:以腹痛腸鳴,瀉下糞便如敗卵,瀉後痛減輕,或大便夾雜不消化食物,脘腹痞悶,噯腐厭食,舌苔濁膩,脈滑實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暴飲暴食,或過食生冷、不潔之物,損傷脾胃,宿食內停,阻滯腸胃,傳化失常,食積不消,故泄瀉而見腹痛腸鳴,且伴不消化之物;胃腸之中敗腐淤積,故瀉下臭穢如敗卵;積食下行,腐獨之邪得以外出,肺氣通惕,故瀉後痛減輕。胃中積滯,升降失調,氣與食結,故脘腹痞悶;宿食在中,濁氣上逆,故噯腐厭食。舌苔濁膩,脈滑實。皆為食積之特徵。辨證以腹痛腸鳴,瀉下糞便如敗卵為特點。

        治療法則:以消食導滯為主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保和丸加味。山楂、神曲、麥芽、萊廠子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黃連、連翹、雞肉金、前胡。若食積較重,脘腹脹滿較甚,可改用枳實導滯丸加減(枳實、神曲、山楂、麥芽、黃連、黃芩、白朮、澤瀉、大黃),因勢利導,通因通用,導下食積,其瀉自止。
       

二、慢性泄瀉

1.脾胃氣虛   

臨床症狀:大便時溏時瀉,時止時作,稍有飲食不慎,或多進油膩食物,大便次數增多,食欲減少•倦怠無力,少氣懶言,面色不華,舌淡苔少,脈緩弱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大病、久病,或過用耗氣之藥,引起脾胃氣虛,運化失常,胃中水穀不化精微,下趨腸腑,故即腹瀉;中氣不足,得陽則瀉止,得陰而復發,故時瀉時止;脾氣不足,運化失常,飲食不慎,稍多進油膩,則脾胃更難以運化,故大便次數增多。脾胃虛衰,氣血生化之源不足,氣血虧虛,故倦怠無力,少氣懶言;氣血不能上榮於面,故面色不華。牌之脈絡係於舌本,氣血不榮,故舌淡;脈緩弱亦屬脾胃虛弱之證。辨證以大便時瀉時溏薄,飲食不慎,即大便次數增多,倦怠無力為其主要臨床特點。
       

治療法則:以補氣健牌,升清止瀉為原則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參苓白朮散加味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蓮子、意以仁、扁豆、砂仁、木香、桔梗、升麻、葛根。若久瀉不止,食納減少短氣,肛墜,為中氣下陷之證宜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(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升麻、柴胡、陳皮、金櫻子、甘草、訶子、五倍子)。
       

2.脾胃陽虛

臨床症狀:腹瀉清稀,食少腹滿,四肢冰冷不溫,脘腹冷痛,舌苔白滑,脈細緩無力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中陽不足,寒自內生,陽氣不能運化水穀,故瀉下清稀;脾不運化,故食欲減少,腹滿。脾胃之陽不能溫煦四肢,故四肢冰冷不溫。陽欲升發,陰寒阻滯,正邪相爭,故腹中冷痛。陰寒內盛,故舌苔白滑;陰盛陽虛,故脈細緩無力。辨證以腹瀉清稀,腹中冷痛為臨床特點。
       

治療法則:以溫補中陽,健脾止瀉為主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理中湯加味。人參、乾薑、白朮、砂仁、山藥、高良薑、肉豆蔻、訶子、甘草。若腹瀉清冷,完穀不化,四肢冰冷溫過較嚴重,宜加附子、肉桂、訶子。
       

3.脾胃陰虛

臨床症狀:常見久瀉不止,口乾舌燥,腹中微熱不適,食納減少,常會乾嘔穢,舌質紅舌苔少,脈細數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泄瀉失治,或用溫中滲利等法過劑,脾胃陰液虧耗,運化失常,故久瀉不止。脾胃津液不足,虛熱內蘊,故口乾舌燥,腹中微熱不適。脾胃陰虛,影響升降,故食納減少,常常乾嘔穢。舌質紅舌苔少,脈細數,均為脾胃陰虛之證。辨證以久瀉不止,口乾舌燥,腹中微熱不適為臨床特點。

治療法則:以養陰生津,益脾止瀉為主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人參山藥訶子湯加味。人參、烏梅、蓮子、山藥、木瓜、炙甘草、訶子。

4.肝氣乘脾

臨床症狀:常因情緒激動引發,常因腹痛即瀉,瀉後痛滅,矢氣頻作,胸協痞悶,噯氣食欲不佳,舌苔白、脈弦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發作時常與情緒有關,情緒激動,鬱怒傷肝,肝失條達,橫逆乘脾,氣機失調,脾失健運,清氣不升,發為泄瀉。肝氣橫逆,乘襲脾土,脾氣下陷,故先腹痛而後瀉;瀉後氣機順暢,故瀉後痛減;肝氣鬱結未解,故矢氣頻頻作。胸臟為肝經所絡,肝氣不舒,故胸協痞悶;肝氣橫逆,易犯及胃,故噯氣食欲減少。舌苔白、脈弦,皆為肝旺脾虛之症候。辨證以腹痛即瀉,瀉後痛減,胸協痞悶為臨床特點。
       

治療法則:以扶土抑木,疏肝健脾,理氣止瀉為主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痛瀉要方加減。白朮、白芍、橘皮、香附、防風、木香、茯苓、甘草、佛手、鬱金。

5.腎陽虛衰

臨床症狀:常見天快亮五更時,腹部疼痛,腸鳴即瀉,瀉後即安,形寒四肢冷,腹部喜溫喜暖,常腹脹滿,食慾不振,常伴腰膝痠軟,舌淡苔白,脈沉細。
       

症狀分析:因腎陽虛衰,相火不足,不能溫煦脾胃消化水穀,導致脾運失司,水穀下趨腸道而瀉泄。五更黎明之時陰氣較盛,陽氣未振,因腎陽虛衰,陽氣欲升而陰寒阻之,故腹部作痛,腸鳴即瀉,此又稱五更瀉。瀉後腑氣通利,故腹痛得止。腎陽虛衰,失於溫煦,故形寒肢冷,腹部喜溫喜按。脾失健運,故腹部脹滿,食慾不振。腰為腎之府,腎陽虛衰,故腰膝痠軟無力。舌苔淡白,脈沉細,以上都是腎陽虛衰之特徵。辨證以五更腹瀉,瀉後即安為特點。
       

治療法則:健脾補腎,固澀止瀉為主。
       

參考方藥:四神丸加味。肉豆蔻、補骨脂、五味子、薏苡仁、附子、炮薑、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甘草、山藥、茯苓。

 以上是泄瀉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,而上述各型泄瀉,有單一出現者,有合併出現者,也有相互轉化者,臨床上`辨證須隨病人的症狀具體情況和所併有的兼證,隨證靈活運各法。

         護理要點
1.泄瀉是以排便次數增多,糞便稀薄為主的症狀,辨症時要
分清寒熱虛時。一般而言,大便清稀,完穀不化者,多屬於寒證;大便色黃褐而味道臭,瀉下急迫,大便後肛門灼熱,多屬於熱證;瀉下腹痛,痛勢急迫而且拒按,瀉後疼痛減輕,則為實證;病程較長,腹痛不很明顯,喜溫喜按者,多屬虛證。本並病變過程常很複雜,虛實夾雜,寒熱互見,所以臨床上應結合病史和兼證,加以分析,依不同證型採取不同的護理措施。

2.泄瀉症在護理上應加強病情觀察,詳細觀察和記錄糞便質、色、數量、氣味、體溫、呼吸、脈博、血壓、神志、面色、尿量及次數,病將排瀉物收集送檢驗室檢查 。

3.急性泄瀉一般需要住院觀察治療,以免發生脫水,重症者還需特別護理。

4.病者若因腹泄而出現眼窩凹陷、口乾舌燥、皮膚乾燥、肌肉彈力不佳者屬於津液虧損,應即時補充水分。若見呼吸深長,煩燥不安,四肢厥冷,少尿或無尿等重症者,應即時給於綜合治療或針灸處理。

5.急性泄瀉,特別是飲食損傷(食滯所傷)、食物中毒者須要禁食,等到泄瀉減輕後才可以進食一些較易消化或流質的食物。並要多飲水,以補充水份。禁食一定時間後,在給予容易消化吸收之半流體食物,如米湯、米粥、蓮藕粉之類,以保護脾胃之功能康復。

6.泄瀉者,要忌食生冷瓜果、辛辣、油膩、煎炒、肥厚等刺激物和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,並要禁煙酒。

7.在精神調適上,應保持心情舒暢愉快,避免情緒上不穩定,使肝氣調達,以發揮正常的疏泄功能。

8.慢性泄瀉者,平時生活起居要規律,作息正常,勞逸適當,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習慣,以鍛鍊出健康的體魄,睡眠要充足以利腸胃機能的恢復。

9.須注意氣候的變化,及時增減衣被,防寒保暖,以避免受風寒外邪侵襲,對於促進腸胃機能的恢復有相當的幫助,也是十分的重要。

10.教導病者及病者家屬,平時要注意飲時的衛生,食物需新鮮潔淨,食具要清潔,飯前便後要洗手,不吃生冷刺激食物,飲時有節制,不暴飲暴食。

11.教導患者,於平時自我推納按摩法,病患採仰臥體位,按摩前先合掌搓熱手掌心,用手掌在小腹部做順時鐘弧形按摩約60次,直到感覺熱氣穿透到小腹內為原則;接著再按摩中脘、關元,及按摩足三里。

12.對於脾胃虛弱者,常以山藥、薏仁、扁豆、紅棗等煮成羹食用,以健脾補氣。並要忌食生冷,辛辣刺激物以免損傷腸胃。

13.對於脾腎陽虛者,平時除藥物治療外,可以用鹽巴炒黃用布包趁熱在直中脘穴及關元穴熱敷效果甚佳。

14.對於肝氣乘脾者,平時除藥物治療外,須保持情志愉快,少吃辛辣油膩食物,避免觸犯肝氣,加強情志護理,避免勞倦懮怒情緒緊張,並應禁煙、酒等助濕困脾生熱之品。